作为“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工作推进会”暨揭牌仪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4月20日下午,学校科研处邀请了广西财经学院院长夏飞教授和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经济学部丁文锋教授在长安校区行政楼分别作题为“社会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”和“经济学的发展趋向与经济学人的历史使命”的学术报告。科研处及相关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、研究生、本科生近400人参加报告会,校党委副书记凌喜春、阎东明分别主持学术报告会。
在夏飞教授的报告会上,他围绕课题导向、如何选题、如何通过认证以及课题研究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讲解,并结合自身选题的经历引出选题的“六字法宝”:“新、特、小、实、深、高”,即“新意、特色、具体、实在、深入、高度”,尤以“新、特”最为重要。他说,科研人员应时刻关注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新政策、新战略以及最新社会热点难点,并牢牢结合区域特色,使研究“导向正确”,课题“顶天立地”。他建议,选好课题后要深化论证,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新思路、新路径以及政策建议,并关注研究内容的实际价值和内部逻辑关系,凝练研究方法,夯实负责人的研究基础。就如何通过认证,他还谈到,社科基金申报表在字数、内容上的变化,更能考验研究者的学术积累和修养。
凌喜春副书记对夏飞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,并指出此次报告会信息量大、含金量高、启示性强、操作性强,具有极高的指导性,希望我校科研人员认真体会,将报告内容融会贯通于科研工作中。同时,他希望我校年轻教师在申报课题时,要在学术积累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,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,切勿好高骛远、追求新奇,要脚踏实地、全力以赴地投身课题研究,要注意从知识、实践等方面开拓视野,注重团队合作、协同攻关。
在丁文锋教授的报告会上,他基于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与理论追问,系统梳理了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创见中国经济学的必要性,展望了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未来趋势,剖析了经济学人教学科研、社会服务的历史担当与使命。他说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,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,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经济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。广大经济学人应紧扣时代脉搏,勇于担当,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,梳理好中国经济发展经验,讲好中国经济实践故事,创新起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科、学术体系,不负时代,不负使命。
阎东明副书记做了总结发言。他代表学校感谢丁文锋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政治立场坚定,理想信仰高远,时代气息突出,现实意义显著的经济学报告会。他强调,学校站在新的起点上,全体师生要进一步领会丁文锋教授报告中提出的“中国经济学”、“经济学人历史使命”的重要命题及关于我校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的系列建议。学校要加快推动经济学特色优势学科的建设和发展,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、中国气派的“中国经济学”贡献智慧;要加快培育一大批有西财大特色的信仰坚定、勇于担当、学风严谨的经济学教学科研工作者,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实干家;要加快推进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事业,全面提质增效,早日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