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,习近平主席52次提到“开放”,明确指出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。
对外开放既是中国同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的根本之道,也是中国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开放兴盛世,开放出强国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经济全球化大潮兴起,生产的国际化程度空前提高,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。世界银行200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,全球有13个经济体实现了持续25年以上的高速增长,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实行对外开放。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、各国经济加速融合的时代条件下,只有打开国门搞建设,把一国发展置于广阔的国际空间来谋划,才能创造更多发展机遇、更大发展空间,才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,创造更多财富,实现更大发展。
开放带来进步、封闭导致落后,这已为古今中外的发展实践所证明。汉唐盛世堪称中国古代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,也是最为开放包容的时期。坚持开放包容、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,正是促成汉唐盛世的重要因素。到了晚清,中国国力一落千丈,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。究其主要原因,是固步自封、闭关锁国造成了思想僵化、活力丧失、发展停滞。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:“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,不顾时势,安于现状,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。”如此封闭保守,焉能不走向没落衰败?
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,打开国门搞建设,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。在开放发展中,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,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依靠中国人民的辛勤和汗水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、第一制造业大国、第一大货物进出口国、第一大外汇储备国,经济实力、科技实力、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。40年来,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,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华章,对外开放功不可没。中国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,也造福了世界。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达到30%以上,已成为世界最大市场之一。预计未来15年,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。
开放是世界大势、时代潮流。然而,近年来,一些国家单边主义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逆全球化暗流涌动,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大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的《世界经济展望》,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测各下调了0.2个百分点。经济全球化走到新的十字路口,国际社会面临要开放还是要封闭、要合作还是要对抗、要共赢还是要独占的重大抉择。在这一历史关口,习近平主席郑重宣示,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,只会越开越大,并宣布了中国扩大开放的新举措。这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坚定做世界和平建设者、全球发展贡献者、国际秩序维护者的使命担当,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面对单边主义、贸易保护主义,最有效的应对策略就是进一步扩大开放,全面激荡开放发展的时代潮流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国对外开放迈出新的重大步伐,市场准入持续放宽,营商环境显著改善,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朋友圈不断扩大。习近平主席指出:“回顾历史,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。立足当今,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。放眼未来,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。”正是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,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,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!